近日兩岸三地的娛樂版位都被高以翔猝死一事所佔據了。早前台灣藝人參加浙江衛視的新型運動綜藝《追我吧》,在凌晨熬夜持續挑續體能極限,最終身體不勝負荷猝死,終年35歲。事後《追我吧》節目組一直被網友和藝人指責未有做好風險評估,作為中國二台的浙江衛視迎來一次品牌危機,同時亦令中國多年來不健康的綜藝發展方向開始浮面。

高以翔35歲猝死 節目組被圍剿
台灣男藝人高以翔於11月27日凌晨錄製綜藝《追我吧》時猝死。消息在網上傳開後一眾藝人和網友都將責任歸咎於節目組。事因《追我吧》要求高以翔在凌晨時分天氣僅有9度的情況下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無論錄製時間還是設計環節上都極不合理。而且當高以翔喊出:「我不行了!」的時候,現場工作人員卻誤以為是節目效果,最終導致錯過救援的黃金4分鐘。 曾參與節目的陳偉霆和鍾楚曦也被網友翻出兩人都曾經表示《追我吧》的運動強度太高了。高以翔的好友如林志玲、小S和吳建豪私紛紛表示消息來得太突然,而且也十分憤怒。


藝人頻頻受傷 中國綜藝危機意識不足
這次高以翔猝死一事,《追我吧》節目組確實難辭其咎。事實上中國綜藝出現藝人受傷的事故亦不是第一次,早幾年《爸爸去哪兒》大火時,吳鎮宇的兒子Feyman就在拍攝其間眼部受傷,造成永久性傷害。吳鎮宇亦因此在當時和湖南衛視鬧得很兇;有網友亦指出鄧超在錄製《跑男》時手臂骨折。即使是今次出事的《追我吧》節目在早前亦出現邹市明、林允和李振寧身體不適需要吸氧。這反映出即使中國綜藝的節目組在設計環節及錄製時的危機意識都不足,而且沒有定期檢討再作出改善。如今高以翔猝死後,浙江衛視在事發多日後亦沒有作出適當回應,這不難理解網友和藝人朋友們生氧的原因。


盲目輸入國外綜藝 中國綜藝的不健康發展趨勢
有網友表示《追我吧》採用高強度運動體能挑戰,實際上也是抄襲國外綜藝《百萬獎金追逐賽》。可惜國外參賽者通通是退役運動員,有一定程度的體能應付。《追我吧》則和其他國內綜藝一樣找來大批流量明星爭取收視,間接釀成悲劇的發生。近年中國製作組一直引入不同的國外綜藝,當中更時以韓國綜藝為主。例如早前Mnet101系選秀成功後,催生了中國版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其餘的包括《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中餐廳》、《蒙面歌手猜猜猜》、《奔跑吧兄弟》、《心動的信號》等等全是以韓國綜藝為引入對象的。將節目模式搬進中國綜藝圈後就請來國內的流量明星,最後收視和口碑雙收。在複製國外綜藝的同時,中國節目組為求作出突破,盲目追求高難度的環節,令一眾被投資方欽定的流量明星在別無選擇下參與錄製。這種不健康的發展方向持續下去只會令藝行愈來愈難承受,這次高以翔的悲劇正正是對中國綜藝響起的警號。


其實除去一堆從韓國複製的綜藝外,中國仍然有一些高收視的原創綜藝,近期開播第六秀的《奇葩說》就是最佳證明,湖南衛視的《幻樂之城》更是呈現了一段段高水準的即場錄製鏡頭。事實上以中國國內現有幕前幕後的人材,要複製出高仿的綜藝並不難。但希望往後會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環節設計方面,慢慢研究出適合中國觀眾口味又能突顯中國特色的原創綜藝